创新定额管理,赋能传统能源企业管会数字化变革(上)


经过长期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已由2005年的72.4%下降至56.0%,但是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的国情,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煤炭产量41.3亿吨,同比增长5.7%,煤炭消费量同比增长4.6%。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1年12月)明确指出,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和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绿色环保与兜底保供需要兼顾平衡。

由此,我们看到煤炭作为我国能源供应的稳定器和压舱石,短期内不会改变,但是煤炭行业的发展受到“碳排、产能、政策”等环境变量的影响也是事实。传统能源行业借助5G、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数字化转型建设中逐步具备了从外延式粗放管理向内涵式精益管理转变的条件,通过一系列精细化、精深化成本管控手段进行降本增效成为必然趋势。

现以某传统能源企业(以下称为“H集团”)煤炭开采业务为例,从定额管理功能定位、方法体系、平台建设及价值提升四个角度来介绍H集团定额管理体系建设的经验、方法和路径,探讨该企业如何通过定额管理实现业财融合、集团作业绩效管理和精准决策。

关键词:价值洞察、数据驱动、对标管理、企业绩效优化

一、定额管理功能定位:业财融合的源头活水

1.定额管理定位

定额管理和预算管理是现代化企业由事后处理向事前管控过度的工具和突破口,其中消耗定额管理作为最基础的数据收集整合源头,更是重中之重。所谓消耗定额管理,是以计算出的消耗定额为基础,以实际消耗与定额的差异为着力点,以分析优化业务流程为目标的管理体系。在消耗发生时,对比实际消耗与定额的差异,并将此差异及时反馈给管理者,通过分析差异,揭露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由此实现事前预算、事中核算、事后分析的有机结合。通过作业标准化和作业定额标准化建立业财链接语言,支撑企业绩效管理的提升。

图1:定额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础

定额管理是传统预算在数字化时代实现精细化管控、责任成本管理的必要抓手,同时定额标准也是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考量指标。定额管理与预算管理紧密结合并应用于实践,能够把企业精细化管理和企业社会责任关联起来,进一步做实、做细、做准管理基础,兼顾“高质量发展”与“绿色环保”,提升管理质量。

图2:“高质量发展”与“绿色环保”双促进

2.定额管理受到的制约

H集团是一家集煤炭开采、矸石发电、铁路运输以及煤炭经济产业为一体的大型综合能源企业。企业建立之初就开始推行消耗定额管理,但是由于数据和效率的制约,定额管理一直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1)数据与效率制约

  • 数据制约。设备多数据量大,基于300余类主要生产设备、4.5万种消耗物料、上亿条物料消耗数据。

  • 效率制约。以人工统计、人工调整、人工审核的形式,每隔3年对定额标准进行一次修订,由于编制工作量大,线下手工编报效率低,时间跨度长,纸质报表不易保存与查找,导致了定额管理效率低下,数据准确性难以考证,且无法建立对日常消耗情况的有效控制和分析等问题。

(2)管理挑战

  • 缺乏控制基础。成本控制重点是对物料消耗的控制,但日常的物料消耗缺乏过程中的控制与监督。H集团物料定额以手工方式每3年修订一次,存在定额修订时间跨度长,编制工作量大,时效性差等问题;

  • 数据粒度粗糙。粗放式定额管理难以承接公司降本增效的战略目标。H集团的定额依靠Excel进行编制汇总,导致了定额编报效率低,工作强度大,数据颗粒度粗糙,业财数据融合度差等问题;

  • 业财数据割裂。业财系统数据离散,缺乏统一的数据分析应用平台。信息系统的孤岛效应,导致数据的整合、筛选、归类、分析难度大;关联数据依靠财务分析人员的手工处理存在分析效率低、分析口径不统一等问题。最终导致公司运营数据未能发挥数据价值,难以高效支撑公司运营决策。

3.定额管理提升的契机

在新的能源格局下,定额管理从政策层面和技术层面迎来发展契机,提高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变得尤为重要。技术的进步让信息化手段为定额管理提供有力的管理工具与平台,促进定额管理与生产实际的高效结合,提高数据管理效率变得可能,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要求加快了定额管理深化应用的进程。

政策层面: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政策层面一直在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我国接下来一段时期的重要目标。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成为经济社会的主旋律。

技术层面:H集团随着ERP系统及其他业务管理系统建设的完备,作为企业经营镜像的数据信息越来越精细丰富;5G网络条件让数据实时获取变为现实;数据中台的建设将原来碎片化的信息集中起来形成一个集团整体的数据湖,这些海量数据资源成为企业管理的源头活水。把原来不可能实现的管理场景变为可能。

H集团建设的定额管理系统实现了定额数据的快速生成、实时传递和长久存续,为日常物料消耗的全程闭环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沿着问题推进解决的脉络,以下章节分别从H集团定额管理方法体系、平台建设及价值提升角度进行阐述。

二、定额管理方法体系:成本发生的归因溯源

H集团在定额管理系统建设之前,先进行了制度层面的咨询和优化,解决管理标准化和制度标准化,再去支撑数据标准化。煤炭行业的定额管理体系构建包含成本识别与分类、成本优化空间定位、作业流程划分、成本消耗动因确定及定额方法选择等步骤。在管理过程中,通过重点分析费用发生的占比情况及费用发生与费用定额的偏差情况,分别从重要性和管理偏差两个角度,识别管理重点和管理盲点。管理重点和管理盲点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始终视而不见,而是在以往的管理过程中缺少科学的信息化手段去解决相应管理盲点的干预能力。

1. 成本精准识别及优化空间定位

煤炭行业成本管理以大型设备资产为主线,设备资产的维修与生产物料消耗占生产成本的大部分。以资产大类作为成本对象,进行全成本法的可控可变成本定额管理,包括材料费、油费、电费、维修费等可控成本。根据年度定额与月度执行,生成下年车间生产成本预算。

(1)成本识别与分类

• 对固定、变动成本精准识别

• 对可控、不可控成本进行严格区分

图3:成本识别与分类

(2)成本结构

根据主业成本结构和成本特点,把成本按照管理维度和作业划分进行拆解,识别增值与不增值作业,同时建立起责任中心与相关成本的关联关系,围绕重大且可控的优先原则,定位成本优化空间。通过成本占比分析,我们发现H集团材料费占变动成本的接近88%,是精细化管理的重点。

图4:H集团全成本结构

• 分板块、分单位建立成本对标,实现对成本的精细化分析

• 辅助管理人员对不同板块及不同公司制定不同的成本管控措施,实现精准管控

2.多维动态消耗定额体系构建步骤

材料消耗定额是企业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之一,是指导生产部门生产以及相关部门采购、发料、报价、成本核算的重要依据,是企业管理和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材料消耗定额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效益的高低。多维动态消耗定额体系构建步骤如下:

STEP1:消耗定额体系构建的第一步是划分作业,通过综合考虑作业过程、空间特征、采掘方法、材料种类等,对细分作业进行精确定位、合理分工、为细化责任和量化考核打好基础;

STEP2:确定每种材料的消耗动因;

STEP3:确定定额的表现形式,选择定额的制定方法。

图5:多维动态消耗定额体系构建

3.H集团材料消耗定额定制方法体系

煤炭行业的商业模式决定了管理机会在于成本的精细化管理。通过划小责任单元和成本定额层层落实责任,实现全面、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材料消耗成本在全成本结构中占有很大比例,是成本管理重点。材料消耗成本是随产量变化的变动成本,分析其成本形成的机理和影响因素,确定各项成本控制的定额目标,是材料消耗成本管理的基础。

图6:H集团材料消耗定额方法体系

H集团通过构建消耗定额管理体系,重塑整个作业价值链,把成本发生精细到每一个作业流程上,建立起“作业-消耗材料-消耗动因-消耗定额”之间的链路。同时通过信息系统集成,实现了对过程数据的高效采集及分析,以数据变化来驱动管理决策。

资讯热点

联系我们,获取更多资讯